洞察心理,呵护成长
发布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基金会

——上海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习简讯

 

最近两周,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六所学校分别利用全教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聆听杨敏毅老师的讲座《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例》。周末,各校又组织学生家长通过晓黑板等平台,在线观听杨老师的讲座。

 

上海市实验小学:

家校携手,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1127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杨敏毅老师的讲座《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例》。周末,学校又组织全体家长通过晓黑板平台在线观听杨老师的讲座。

听了杨敏毅老师所做的《洞察心理以心换心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洞察心理智慧导航  简析学生心理案例》这两个讲座,大家有一种懵懂之中豁然开朗的顿悟。

杨老师告诉我们,应该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但我们不能以学习为唯一标准来评价他们。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要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学会理解、尊重学生。不能借由着爱生与尽责的名义去主观地“认识”、指导,甚至控制学生,而是应该用契合他们的方式,和他们相处,并帮助、教育他们。

杨老师在讲座中罗列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其中适应环境、青春情感、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个性偏差和心理疾病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要了解这些主要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有需求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快速有效地介入,提供合适的帮助。

杨老师还用大量的实例来剖析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会有言语举动等的直接表现,但我们不能被这些表现误导,因为心理问题的背后都有深层的形成原因。我们必须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寻找产生这个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在帮助的时候务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应该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他独特的童年经历与成长环境所形成的。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学会包容他们的不足,还要学会等待,耐下性子等待他们逐渐成熟、逐步完善。

杨老师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指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以及指导帮助的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学校教师将携手全体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成长。

114ae1fc0187105df1c19da1f58d8fc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心灵导航   呵护成长 

近期,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以“心灵导航  呵护成长”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全体学生家长收看,做到全员、全覆盖。

洞察心理     以心换心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webwxgetmsgimg (1)     1127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在教工政治学习时段,集中学习收看《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心理讲座。敏毅老师用风趣朴实的语言与生动鲜活的案例,向老师们娓娓道来如何应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亚健康”学生,如何“洞察学生,以心换心”。杨老师以简要的四点总结向大家传递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生观:学生是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以及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需要教书,也需要育人,即在学业辅导之外,也需要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与引路人。杨老师接地气地用“一颗大白菜”的比喻说明了,作为老师要给不同能力品质的学生一些时间,耐心等待、慢慢期待。“静待花开”,老师的耐心能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自己,从而见证学生喜人的成长与变化。

0f9a9734参与培训的老师们被杨老师解读的一个个精彩的咨询故事牢牢吸引着注意力,也在专业的沙盘解读后激发出了有益思考:洞察学生,实际上说的是要对学生个体表现的犀利观察、对学生行为动机的透彻分析、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快速判断。以心传心,是用独特、系统与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包容学生不足、引导学生成长。

家校合作   洞察心理智慧导航

1128日,学校利用“晓黑板”平台,向家长推送了《洞察心理 智慧导航 简析学生心理案例》,全校999名家长进行了线上心理健康的普及学习。学校组织了部分家委会成员撰写了学习体会。

webwxgetmsgimg家长通过学习,认识到现在的孩子看似天真烂漫,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被发觉,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危害。孩子在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有的孩子在家习惯了家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养成了任性、自私、偏激的性格,到学校后无人理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落差;当别人比自己强或获得高于自己的荣誉,总会感觉心理不平衡……等等的心理问题。作为家长更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组成一种孩子全身心的健康。家校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多少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困扰,而对教师和家长来说,建立一个良好的学生观与教育观则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学生心理调适,而“以心换心”的过程也必将推进家校合作,成就师生的共同成长!

 

复兴东路第三小学:

与家长一起洞察学生心理

20201127日下午,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全体教师在学校大礼堂,聆听杨敏毅老师的讲座《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例》。当天晚上,全校学生家长通过晓黑板平台也一起学习杨敏毅老师的讲座,学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讲座《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中,杨老师带领大家从认识学生开始,逐一讲述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原因,以三个真实的学生心理案例,警醒老师和家长注意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懂得孩子的情绪表达,判断孩子的行为异常,共同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讲座《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例》中,杨老师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找问题原因,尊重学生个性;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理解学生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包容学生的不足同时等待他自我完善。

杨老师引导老师和家长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他所看,想他所想,停下脚步,复三小全体教师和家长认真聆听,学着去做能读懂孩子内心的老师和家长。

新凌小学:

智慧导航  共同成长

在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里,学校向全体教师和家长推荐了杨敏毅老师的两个视频讲座《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件》。新凌小学52位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看了视频;15位班主任,利用腾讯会议APP,组织全校502个家庭观摩了两个讲座。

讲座中,杨老师通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关注学生的家庭影响、关注学生的发展成长三个方面进行了案例讲解,并通过不同案例的解析为大家展示了如何正确地甄别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两个视频讲座,一个多小时的学习,许多家长都意识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反映出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大部分的家长表示,要先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不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以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去解决问题。有的家长第一时间与班主任沟通,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希望在学校和班主任教育孩子的同时,能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

通过此次心理活动的开展,这些年轻的家长们意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要先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寻找原因并尊重孩子的个性;用正确的方式教导孩子。今后在做父母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去帮助孩子们走向正确的人生轨迹。

aa2d5ef8ab0a1e4be14a8e476a740ec
 

 

 

 

 

 

 

 

 

 

 

 

 

 


光明小学: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成长

1127日,光明小学分别组织教师和家长观听了杨敏毅老师(正高级,特级教师)的两个心理讲座:《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例》。

根据防疫要求,为方便家长学习,我们分别在班级微信群、晓黑板作了推送。全校386名家长观听,有家长表达了学习后的心得。

一年级顾妈妈说:我家孩子刚上小学,我们家长平时注重孩子学习生活,在孩子心里健康方便还有些欠缺。每个做家长的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多和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有自信心,正确指导孩子的日常生活。仔细观察学习生活中细节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二年级的陈妈妈感慨道: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不听话等等,但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孩子乐观外向,而有的孩子心理敏感脆弱。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不讲道理和各种坏习惯,往往会束手无策,甚至是抓狂。通过杨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孩子们出现这些问题其实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做爸爸妈妈的要用独特、系统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各种心理状况,包容他们的不足,接纳他们的缺点,多陪伴孩子,多和他们沟通,慢慢等待他们的完善。我相信,孩子们心里会越来越健康,变得积极向上!

三年级的杨妈妈认为: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无瑕的。我们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并耐心地帮助孩子不断改正,等待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辱骂孩子。要反省自我,并注意观察孩子,找出问题的结症,从孩子能接受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四年级的施爸爸说:杨老师分享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我看了以后很有启发,作为父亲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能和学校和老师一起教育培养孩子我十分放心和宽慰,希望学校、老师再多多分享此类的课程。
   
五年级的金妈妈认识到:以心换心,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寻找原因与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孩子更多的接纳和帮助,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组织15位青年教师集中观听两个讲座,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她们边听边交流。

心理教师沈老师结合工作谈到:真正洞察一个学生,是要给予他充分的尊重,把他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毕业班班主任宣老师感慨:学生是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以及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的任务既是教书更要育人,在学业辅导之外,也需要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与引路人。杨老师接地气地告诉我们作为老师要给不同能力品质的学生一些时间,耐心等待、慢慢期待。“静待花开”让老师的耐心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自己,从而见证学生喜人的成长与变化。

英语孙老师认为: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学会分析原因,找到根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要有耐心,循循善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步与成长。

正在参加规培的小马老师说:对学生,我们要用独特、系统、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学生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中寻找原因,包容他们的不足并且和家长一起等待他们的完善。

我们也推送给全体教师,大家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结合工作实际,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孩子们的成长智慧导航。

 

 

 


淮海中路小学:

学做洞察孩子的好老师、好家长

                                   

2020124日周五下午,淮海中路小学30名教师共同学习了由杨敏毅(正高级,特级教师)主讲的《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洞察心理,智慧导航,简析学生心理案例》的心理讲座。

杨老师在讲座中提出要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寻找原因,尊重个性,关注孩子的童年经历与成长环境,用系统的眼光看待由此而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包容不足,等待完善,这是教师们在教育之路上共同的努力方向。

淮海中路小学20多位家委会成员们,通过网络传输,也分别收看了心理讲座,也有很多的感触,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讲到: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都过于主观了,对于孩子的情绪或问题并没有仔细地去问个为什么,通过讲座,明白了对待每个孩子要有一定的耐心,对于孩子做的事情要了解清楚前因在下结论,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她们内心想法,不要把自己看的自己想的强加于孩子身上。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倾注真心真爱,让心灵沐浴阳光,让快乐充溢胸膛,让小学生努力爱自己,成为自己的太阳,散发自己的光芒。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