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连线你我他,黄浦教育惠全家
发布时间:2020-12-16 来源:教育基金会

——黄浦区教育学会线上公益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简析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讲座中,杨敏毅老师聚焦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与产生原因两方面,对学生心理展开介绍,辅以三个案例进行深度解析。同时,从生理、家庭、成长以及社会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师大卢实小教育集团共有8所成员校,分别是:上外·黄浦、巨一、重北、徽三、复二、黄浦学校和中山学校。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与便捷性,龙头学校卢实小牵头以线上共享的方式向成员校做了推荐分享。

 


洞察心理,以心换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洞察心理,智慧导航,助力简析学生心理。各成员校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下班后等时段观听学习。



杨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读懂学生;从一个个案例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懂得学生的情绪表达,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找原因与尊重个性;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童年的经历与成长环境。

杨老师的精彩讲座收到了卢实小教育集团各校教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纷纷留言,既表达了对区教育学会提供优质心理辅导资源的感谢,也表示通过观听讲座,关注学生的身体,更要关注心理。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 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距离拉近。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疏导。

——上师大卢实小  陈继英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开朗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上师大卢实小  李凡

 

作为一位任教小学低龄段的班主任,我深知小学生面临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我相信,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心理知识,并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上外-黄浦教师  朱储银

 

  杨老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问题孩子之所以成为问题孩子,他的言行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遭遇不理解、不信任,也仍然要去播撒阳光,帮孩子扫除心理的阴霾,让他们能够正常地与人相处,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上外-黄浦教师  李寅萦

 

 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要适当对孩子进行心理和生理上变化的讲解,使孩子了解自己的变化是正常的。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教会他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去处理。

——巨一小学教师

 

 儿童心理活动丰富多彩,要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才能进一步为孩子们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梳理他们的心理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积极向上的人格也非常重要。

——重北小学教师  黄柳倩

 

 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懂得学生的情绪表达;倾听学生的烦恼;注重学生的性格发展。从而有效地帮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重北小学教师  张琳芳

 

     听了杨老师的讲座受益良多,杨老师的案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作为教师要更关心儿童心理健康,多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沟通,不要一味指责,理解和支持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

——徽三小学教师

 

 关注学生的身体,更要关注心理。有些心理问题不一定能通过量表筛查出来,此时就需要老师做一位明察秋毫之人,做教育教学中的有心人,从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重大生活事件等方面入手,如果有一些异常行为,及时给予关注和疏导,做好心理防护第一道防线。

——复二小学教师

 

 听了杨老师的讲座后颇有感触,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深入探寻原因,尊重学生个性,洞察学生心理,做智慧的引路人。

——黄浦学校教师  王赛君

 

听了讲座后,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平时也要多多洞察学生的心理,仔细观察学生,包括与学生交流,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同时还要留意学生的言行、衣着、及所写作业的情况。有时学生们也会隐藏她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所以,老师们也要做有心人,要长期地仔细地进行观察。

——黄浦学校教师  朱唯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性格发展、与人沟通以及学生的目标培养上。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这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积极追求的。

——中山学校教师

 

家长观听感想甄选

 听了此次讲座以后,让我认识到孩子的认知和家长会有差异,在孩子做了一些我们家长觉得不应该的事情,自己不要先去做出任的判断,先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图之后,这样家长的情绪也会更加淡定。

—— 一年级家长

 

   这一点让我感同身受,平时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犯了错误时,我们经常着急上火对孩子没有很大的耐心,现在我们也懂得了要多给孩子成长和进步的时间。家长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更顺利,可以避免很多争执和矛盾。这个讲座真好,让我们全家都受益匪浅。

—— 二年级家长

 

  治愈成年伤痛的不是成年后的生长环境,而是童年的回忆。感谢学校组织提供这样的讲座,我们家长会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多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校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创造更多七彩童年应有的美好回忆!

——三年级家长

 

  通过今天线上观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让我们作为家长也学习到,家庭的亲子关系对于学生保持一个良好且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多么的重要。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及时洞察孩子的心理需求表达同理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适度鼓励和引导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教会孩子是非观念的判断,逐步提升亲子关系和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积极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三年级家长

 

  通过今天线上观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让我们作为家长也学习到,虽然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但都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会包容他们的不足,耐心引导孩子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而在此期间,家长也要不断的完善自我。

——三年级家长

 

 作为一个10岁女孩的母亲,这样的讲座真是非常及时,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越来越重要,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关注,尤其是家长的耐心引导,多关心多交流做好榜样,愿我们的孩子心理身体都健康成长!

——四年级家长

 

 作为一个10岁女孩的母亲,这样的讲座真是非常及时,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越来越重要,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多方关注,尤其是家长的耐心引导,多关心多交流做好榜样,愿我们的孩子心理身体都健康成长!

——四年级家长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至关重要。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也时而自省是否有时过于焦虑和忽略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和他一起尝试体验,让他在学习的同时,找到生活的乐趣,激发他内心的热忱,这才是我现阶段需要做的。

——五年级家长

 

 有些心理问题不一定能通过量表筛查出来,此时就需要老师做一位明察秋毫之人,做教育教学中的有心人,从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重大生活事件等方面入手,如果有一些异常行为,及时给予关注和疏导,做好心理防护第一道防线。老师和家长们一致表示懂得今后会更加尊重孩子,以心换心,把握好爱的方式与尺度,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幼儿走向少年的关键时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清楚的了解学生心理现状,学会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分析学生问题成因,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积极成长。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