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基金会

理事长  陈伟忠

                                     20201224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自20151228日换届至今已满5年。5年来在区教育局关心指导下,在全体理事监事的努力下,黄浦卢湾两个基金会合并后,融合两区优势、整合优质项目,打造公益品牌,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工作品质,赢得社会好评。现在我向大家做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一)建立制度  有章可循 

本届理事会根据有关要求和本会自身建设的需要,建立和修订了《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章程》、《重大事项报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基金增值原则和投资操作程序》、《接受捐赠办法》、《公益项目申请立项及实施办法》、《公益项目经费使用制度》、《公益项目跟踪评价制度》、《会议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建设制度》、《慈善组织公开募捐制度》等17项,并装订成册。使本会相关工作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规范日常工作的管理。

其中《党员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建设工作评价制度》、《捐资人代表列席理事会议、参与理事活动制度》和《公益项目负责人工作例会制度》是2020年修订或制定的。

(二)内部管理  遵守规范

1、本基金会现在使用的《章程》于2017817日经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20186月根据本会实际情况修订《章程》业务范围为“筹集、管理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师素质,资助、兴办教育事业,资助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老教育工作者。”,使助老项目名正言顺。“变更宗旨、业务范围”的申请按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经市民政局核准并备案,存档《章程》盖有核准章;20186月,本基金会被认定为“慈善组织”的公募基金会,20206月获得批准具有公开募捐资格。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2020年制定了本会《慈善组织公开募捐制度》,20206月本会与第四聋校合作举行了以“香囊寄真情  端午汇爱意”为主题的网上“爱心义卖”,202012月与周生生(上海)公司合作举行了“生生不息 爱心助学”等公开募捐活动,共募得善款230004.60元,其中22万元为“高中学生生生不息助学基金”,10004.60元已纳入本会 “奖学助学项目”使用。

2、根据《章程》规定,本届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理事会会议,出席率均超过三分之二,符合理事会议规定。理事会程序规范、材料齐全、记录完整准确,均形成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的理事审阅和签名;基金会监事每次列席理事会会议,对工作计划和总结报告、本会公益项目立项、本会财务预决算工作进行监督评议。

本会根据《章程》及相关规定增补理事和监事,5年来本届理事会理事、监事朱盛齐、钱文莹、孙菀琳、陈伟昌、王伯南、朱润杰等六位因年龄和工作原因先后离开理事会和监事会,朱长莉、桂志明、陈椰明、陈建军、孙伟、吴卫东等六位增补为本届理事和监事。均经理事会议表决通过,签署决议书,并上报市民政局备案。

320177月本会依照上海市民政局、财政局等(20163号、4号)文件要求,收回了历年积留在部分公益项目单位的结余款200余万元。在公益项目经费使用中,除退休校级干部大病一次性补助、发放奖学助学金等项目是现金支付外,其他项目的支付先由项目单位将电子签单发送至基金会秘书组,经财务人员确认纳税及签单内容准确,再对有项目单位制单、受益人签字,项目单位领导审核,项目单位盖章,基金会审批的纸质签单进行银行转账,按照税法规定代缴个人所得税。公益项目经费的使用规范有序,紊而不乱。

4、本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本届会计具有会计师职称,出纳具有助理会计师职称;财务人员职责明确、相对稳定,调动时按相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账务处理真实、合法、准确,日清月结;会计工作规范,设置会计科目,有明细账册及总账,编制会计报表,清单、附件、原始凭证等材料齐全。年度财务工作向理事会、监事会报告。

5、本会严格执行《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五年来,本会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和办理大额存款的方式进行保值增值,确保资金合法、安全、有效。

6、本会依法进行税务申报,按期纳税。2016年纳税金额为8.77万元,2017年纳税金额为34.13万元,2018年纳税金额为18.27万元,2019年纳税金额为51.84万元,2020年纳税金额为46.3万元。

72018年,本会根据《志愿者管理制度》规定,有志愿者100余名,建立了志愿者登记表、志愿者名册。志愿者参与了“爱我黄浦助学班”、“生生不息助学基金”、“沈显珩育才基金”、“慰问市区园丁奖教师”、“慰问退休特级教师”、“慰问退休劳模教师”、“慰问退休单身教工”、“退休教工健康康乐行”等项目的服务工作。

8、本届理事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是捐资人和捐资方代表,他们参与讨论理事会工作及财务预决算报告、参加公益项目跟踪评价等对本会工作进行监督。

9、本届理事会2016年和2017年参加年检,结论均为合格;2018年和2019年参加年报,年报内容均符合要求。五年中无违规现象。2020115日完成了“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级评估”工作,评估专家通过听取20172019年工作自评报告、现场询问、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反馈交流,对我基金会的“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等方面给与好评,高度肯定了本基金会对黄浦教育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我会“制度建设”、“项目评估”、“募集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10、本届理事会秘书组现有党员2名,根据规定,经黄浦区教育党工委备案,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除参加党组织关系所在单位的组织生活外,每月参加一次(寒暑假除外)本会的党员组织生活。近五年本会临时党支部通过聆听报告、观看视频、参观考察、交流讨论等形式,组织了由党员和秘书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组织生活每年10余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聆听“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分享建国70年庆典心得、讨论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观看和讨论“同心抗疫”纪录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和方针政策,统一思想,与党中央及上级工作要求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起到引领、示范、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本会党员组织生活10次。

 

二、重视工作绩效管理,努力打造公益品牌

(一)优化整合  合理设置项目   

根据本会《章程》业务范围规定和本区实际情况,五年来本届理事会对原有50余个公益项目进行了同质并项,同类合块为“教育实事”、“奖励校长教师”、“奖学助学”、“敬老助老”等四个板块,26个项目;2019年,优化整合为“教育实事”、“奖教助教”、“奖学助学”3个板块,38个项目。根据公益项目申报、实施及跟踪评价,停止了老年大学“教师讲课劳务费”等4个项目,调减了“全区教育咨询”项目经费额度。使公益项目的设置更加清晰有序,更为合理,更加符合我区教育及本会工作实际。

1、教育实事项目

教育实事项目有10项:区教育集团建设,市区教育教学、科研评比奖励,区“双特”中心发展建设,区特殊教育,区学前教育,基金会公益项目跟踪评价等项目,为黄浦教育的发展建设服务。

2、奖教助教项目

奖教助教项目有19项:市、区园丁奖教师暑期荣誉休养,从教30年慰问,从事特殊教育10年一次性慰问,向明中学创造教育奖,先施职教奖,新世界、曹光彪小学奖教奖学基金,兴南教育奖励基金,退休教师健康康乐行项目,慰问退休劳模教师、特级教师、单身教工、专职老年工作者等项目。奖励优秀教师,感恩老教育工作者曾经的贡献,感受黄浦公益慈善的支持和温暖。

在奖教助教项目中,“市民学习基地课程奖励”、“市教育学会化学专委会项目”、“格致初级中学育人奖奖教基金”、“卢湾辅读学校晖昂奖学奖教基金”等4个为2020年新设立的定向捐助项目。

3、奖学助学项目

奖学助学项目有9项:沈显珩育才基金(全区中小学、职校、大学入学),“生生不息”助学基金(全区高中、职校学生),“爱我黄浦”助学项目(爱心助学班、大学入学奖),劳模爱心学校,市南中学“日置”助学基金,四聋“百威投资”助学基金,市八初中“朱德丰奖学金”,黄浦学校“道德风尚”奖学金,瞿小“毛怡玮奖学金”等项目。是由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捐资设立,表彰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鼓励家境困难的学生,让学生感受黄浦公益慈善的爱心和关怀。

在奖学助学项目中,“向明初中(启秀)奖学助学项目”为2020年新设立的定向捐助项目。

(二)打造品牌  服务黄浦教育

2017年本会开展了《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发展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市区部分基金会运作的案例分析,对照“基金会评估指标”,分析了本基金会的发展现状、主要成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基金会今后发展目标和发展的具体措施。本课题研究已完成了研究报告。

1、本会创新性自主品牌项目:“区教育集团建设”,“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发展研究中心”、“市区园丁奖教师暑期荣誉休养”、“沈显珩育才基金”、“生生不息爱心助学基金”“社区宝宝进早教”等。

2、本会开展的“全国、市区教育教学、科研评比奖励”、“区特殊教育”、“区学前教育”、“从教30年教育工作者慰问”、“兴南教育奖励基金”、“慰问退休劳模教师”、“沈显珩育才基金”等16个项目已设立实施了10余年,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改进。

3、本会与区教育学院、区教育工会合作,设立的“沈显珩育才基金”、“爱我黄浦”助学项目、“劳模爱心学校”及与区教育系统退管会合作设立的“慰问退休单身教工”等项目,使社会弱势群体感受到黄浦公益慈善的关爱和温暖。

五年来,“生生不息助学项目”有270人次获得每年每人4000元的资助,2020年获得资助的18位高三学生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五年来,“沈显珩育才基金”有291位中小学和职校学生分别获得800元、1000元、1500元和3000元的资助,2020年有12位高三学生考入华北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波大学、南昌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暨南大学等;五年来,“爱我黄浦”助学项目有304人参加了“周日爱心助学班”,有195位高三家境困难考入高校的学生获得了该公益项目每人2000元的助学金资助,202059位参加了第15期“周日爱心助学班”,有46位学习出满勤的高三学生考入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长沙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并获得助学金。

五年来,本会慰问从教30年的教育工作者1500余人,2020年为305人;一次性奖励从事特殊教育10年的教师10余人,2020年为3人;慰问退休劳模教师、特级教师、退休单身教工等老教育工作者3300余人,2020年为663人。

4、五年来,本会公益项目受益人数约为11.5万人次,2020年受益人数约为2万人;志愿者人数100余人;2020年参加公益项目活动的志愿者约100余人次;公益项目捐款为34人次(单位),2020年为10人次。

5、本会“公益项目跟踪评价”工作,旨在规范本会公益项目的运作和管理,让理事和监事参与到公益项目具体实践中,了解黄浦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工作。在“公益项目跟踪评价”中,本会理事和监事分别参加了“慰问退休劳模教师”、“看得见的声音”、“全区教育咨询活动”、“区第五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退休教工健康康乐行”、“社区宝宝进早教”、“慰问退休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开讲了”、“阳光学校幸福为师快乐从教” 等12个项目的“公益项目跟踪评价”工作。通过参加活动、听项目责任人介绍、访谈、讨论等,对该项目的公益性、社会影响、实施情况等进行评价,写出书面建议和意见,并向项目单位进行反馈。促进公益项目的规范化和品牌建设。

2020年完成了“黄浦一中心小学兴南教育奖励基金”、“青苹果工作坊”、“黄浦学校道德风尚奖”等3个项目的跟踪评价工作。

 

(三)建立网站  注重信息公开

1、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要求,在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下,2018年我会在“黄浦教育网站”上开辟了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网页窗口,发布信息60余条。201911日教育局信息中心为本会建立的“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 网站正式使用,开设了基金会介绍、信息发布、公益项目介绍、表格下载等4个栏目,发布信息90余条。20209月本会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020年发布信息50余条。

2、本届理事会在“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网站”上重点推介了特级教师开讲了、见习教师萌芽杯教学评比、社区宝宝进早教、市区园丁奖教师暑期荣誉休养、沈显珩育才基金、“周日爱心助学”辅导班、“生生不息”爱心助学基金、曹光彪教育奖励基金、黄浦一中心小学“兴南教育”奖励基金、市八初中“朱德丰奖学金”、黄浦学校“道德风尚”奖学金、劳模爱心学校、市民学习基地课程建设奖励等16个有特色有影响的公益项目。其中2020年在本会网站上推介了区教育局“区教师走进经典”、区教育学院“区教育质量工程优秀教研员奖励”、第四聋校“修复《启哑初阶段》”3个项目。

3、信息公开工作按照本会《信息公开制度》操作——项目单位发送活动报道、照片给秘书组,秘书长审核,秘书组工作人员负责发布在网上,保证信息发布工作的安全。基金会网站域名为:https://jyjjh.hpe.cn/,查询便捷;及时更新。

(四)疫情影响  项目实施受阻

2020年,因新冠疫情及学校学生安全工作的特别要求,本会今年计划中的“区教师走进经典”、“市、区园丁奖教师暑期荣誉休养活动”和“市化学专委会江凤基金”等项目不能实施。“周日爱心助学班”、“劳模爱心学校”、“市南中学日置助学基金”、“第四聋校百威投资助学基金”等奖学助学不能完全实施。

(五)关于基金会“举办民办学校”的说明

根据有关要求,20192月和201911月,区教育局和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分别对基金会“举办民办学校”事宜进行了告知和情况说明;20208月区教育局计财科和中教科两位科长与本会共同商讨了本基金会“举办民办立达学校”相关事宜,目前正在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三、公益捐赠收入支出  公开透明达到标准

(一)接受捐赠  规范透明

2016年—2020年本会共接受社会与个人捐赠536.04万元。其中2016年为50.6万元;2017年为104.8万元;2018年为84.6万元;2019年为182.54万元;2020年为113.5万元。2016年人均接受社会捐赠为3.37万元,2017年人均接受社会捐赠为6.9万元,2018年人均接受社会捐赠为5.6万元,2019年人均接受社会捐赠为12.1万元,2020年人均接受社会捐赠为7.57万元。

(二)公益支出  达到标准

2016年—2020年本会公益事业项目支出共2798.4万元。其中2016年为634.54万元;2017年为627.66万元;2018年为487.19万元;2019年为580.92万元;2020年为468.09万元。2016年公益项目支出占上年总收入的76.24%2017年公益项目支出占上年总收入的1240.42%2018年公益项目支出占上年总收入的202.63%2019年公益项目支出占上年总收入的455.07%2020年公益项目支出占上年总收入的102.05%;。

(三)办公支出  符合规定

本会2016年工作人员工资和行政办公支出占年总支出6.54%2017年工作人员工资和行政办公支出占年总支出5.97%2018年工作人员工资和行政办公支出占年总支出7.7%2019年工作人员工资和行政办公支出占年总支出6.01%2020年工作人员工资和行政办公支出占年总支出7.36%

(四)公益项目  符合法规

本会开展的公益项目符合《慈善法》和本基金会宗旨及业务范围。项目设立经立项单位申请,制定实施方案或计划,基金会秘书组工作会议审核,理事会议审议通过,均与捐赠人无利益关系,尊重捐赠人和受助人意愿,恰当保护隐私。本会项目的实施运作是由本会理事、监事、工作人员和立项单位团队完成。资金使用对捐赠人有反馈。

 

四、基金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不足:

1、本基金会在规范和完善内部治理工作中缺少关于公益事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

2、在内部治理工作中还缺少《财务监督制度》,在项目的规范性中还缺少《项目报告制度》等。

3、在创建本基金会有特色有影响力公益慈善品牌项目的工作中,举措还不够到位。

(二)今后努力方向:

总结五年工作,对照本次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标准,找到了本基金会在内部治理和社会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有关基金会工作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强本会内部机制建设,提高本会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内部监管能力,完善相关制度,重视对基金会工作的评价和社会公信力的建设。做好每一个公益项目,围绕区域教育的发展,创有黄浦特色和影响力的公益慈善品牌项目。

 

各位理事监事:本届理事会工作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全体理事、监事的支持下,经过全体秘书组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受到捐资人、志愿者和受益的黄浦师生的好评。

本会秘书组工作人员由4位退休的教育党工委书记、校长、会计和1位在职的中青年教师(兼职)组成,我们虽然不具有管理基金会工作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但我们怀着对黄浦教育的热爱,在基金会的岗位上发挥余热,努力学习相关法规,积极参加管理培训,认真反思工作得失,把慈善公益的情怀融入到细致、热情地做好每一个公益项目中,不断的规范和提升工作品质。这五年里,我们为自己与慈善公益结缘,传递温暖能量,拥有温馨难忘的回忆而感到幸福。

最后,衷心地感谢教育局领导、感谢在本届理事会工作中付出辛苦和努力的各位理事监事和各位工作人员。

谢谢!

 

 

(本报告于20201224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十三次理事会议上讨论通过)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