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教育基金会“双特中心”公益项目
“名师讲堂”正式开讲
2021年4月23日,以“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教学方式变革”为主题的“名师讲堂”开班仪式暨第一讲在黄浦区教育学院举行。本次名师讲堂由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双特中心”和黄浦区教育学院共同举办。开班仪式由黄浦区“双特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校长卢起升主持,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严奕在仪式上发言。出席的领导有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应华、黄浦区教育局人力资源科科长王竻、黄浦区教育学院师训部主任黄金丽等。黄浦区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区教育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参加了本次讲堂。
开班仪式后,现任第十届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的尹后庆老师带来“名师讲堂”第一课,主题为“更高质量追求下的课程改革”。
课程伊始,尹会长立足于新一轮科技发展正不断影响教育形态的背景,介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次启程的主要特点。尹会长指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对立德树人的具体阐述,使根本任务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更具有操作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个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三个维度即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又是学生发展核心的学科内涵诠释。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具有三大特征:其一,课程的综合性增强;其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其三,教育方式的优化,转向问题解决为主和学生完成任务的教学形态。同时尹会长也给出了课程实施的策略,一是要重组学习内容,让知识学习体现育人价值和方向,二是要变革学习方式,将知识放到现实情境和问题中去,让学生借助真实情境下的启发性问题,在问题导向、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多种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中,在主动探索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理解的学习过程。
接着,尹会长回顾了从上海的两期课改走向国家的“双新”的教育发展进程,他首先提炼和总结了上海两期课改取得的成果:一是课改形成了用课程支撑学校育人目标的共识,二是激活了学校的特色创建和育人目标自定能力,三是培育了广大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教学的能力,四是激活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同时也肯定了黄浦教育对上海二期课改的贡献,并希望黄浦的优秀教师能够继往开来,在推进“双新”的过程中产生黄浦亮点和经验。同时尹会长将自已的研究成果“双新给上海教师带来的五个方面新挑战”进行了阐述,五个挑战分别是课程空间缩小、教学目标放大、教学方式变革、多元学习空间与机会的创设和全面多元评价等,针对这五个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最后,尹会长回顾了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学习,探讨和展望了未来迈向共享泛在的智慧学习,“共享泛在”就可能出现打破学习边界,“泛在学习”为学习敞开了更广阔的环境,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从共情、自我反思和多方位思考等角度出发,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和迁移,“泛在学习”应该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愿景。尹会长总结道:“新技术支持的教育新形态正在撬动学校的传统领域。面向未来,需要运用教育工作者的匠心之智去迎接挑战!”
“十四五”期间,托黄浦区“双特中心”将充分发挥名师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开设海派“名师讲堂”,采取专题讲座和学术论坛,满足优秀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激活其专业发展的动力,为黄浦教师队伍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