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教育基金会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教育基金会

(经五届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 75周年的一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黄浦区教育基金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对基金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章程为工作指南,锚定办会宗旨和公益导向,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2024年度工作目标,不断丰富运作模式,创新筹资策略,夯实项目管理,落实保障措施,提升教育公益服务能级,助力黄浦教育事业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党建引领,下好教育公益融合发展“一盘棋”

基金会党支部牢牢把握公益组织党建工作的政治属性,持续探索创新“党建+服务+公益”新模式,有效激发党建“红色引擎”,构建起党建与教育公益融合发展的良性工作体系。

党支部坚持开展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组织党课学习、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聆听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送关爱”“送温暖”等志愿服务,用党的信念引导公益理念,用党的宗旨引导公益情怀,用党的使命引导公益精神,使党建工作有形有效、可感可得。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纪教育,结合本年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安排,细化制定党纪学习教育计划,组织全体党员逐章逐条学习《条例》。通过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书记上党课、参观廉政教育文化基地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学习教育全面、有效的覆盖。

2024年9月在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党支部撰写的《党建引领为教育基金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文被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主编的《上海基金会党建工作案例集》收录。

二、坚持守正创新,做大公益资金“蓄水池”

充分发挥基金会平台桥梁作用,探索多渠道筹资方式,统筹做好捐赠服务,提高资金募集水平,不断扩大公益资金“蓄水池”,为黄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完成与信银理财、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的慈善理财战略签约,标志着开启慈善理财领域的深度合作。信银理财公司发行了第二期“益起成长 温暖童行”一年封闭式专门基金,2292人持有,发行基金 9.8亿元,预计获得信银理财公司向我基金会捐赠款项达100万元人民币。完成与建信人寿的合作协议签约,现场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为上海市第四聋校颁发助学金5万元,为黄浦区域罹患重大疾病的20名学生发放助学金4.4万元。成立黄浦区教育基金会上海城隍庙教育基金,上海城隍庙现场捐赠100 万元,并每年向我会捐款100万元,用于帮助黄浦区因公牺牲的军烈属子女,以及品学兼优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境困难的学生。加强和捐赠方的联系和沟通,全年共接待、走访爱心企业10余家,其中走访和接待上海银行黄浦支行、建设银行黄浦支行、城发集团、光大集团、龙建公司、悟瀚公司、柘维智能、北宗公司等爱心企业,走访上海银行黄浦支行等爱心企业。黄浦教育发展基金走访了永业集团、豫园股份、新电英雄文化传播公司等爱心企业,宣传和扩大教育基金会和黄浦教育发展基金的影响力。

2024年捐赠资金突破1000万元,为本届基金会捐赠历史之最。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基金会共接受捐赠总额人民币1010.9     万元,其中捐赠货币人民币948万元、捐赠实物合人民币62.9万元。

黄浦教育发展基金接受捐赠总额人民币450万元。

三、创新服务供给,打造项目实施“新格局”

2024年,基金会着力优化项目结构,培育品牌项目,做好传统项目,认真开展公益活动,取得显著成果,项目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1、教育咨询公益活动。基金会联合淮海中路街道、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黄浦区教育学会、黄浦区志愿者协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等,共同举办黄浦区第二届“春风送暖 益教同行”教育咨询公益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一站式招生咨询及家庭教育指导,构筑中高考间良好的家庭教育。活动受到新民晚报、上海黄浦、黄浦有线电视等媒体报道。

2、生生不息爱心助学基金十周年庆祝活动。回顾周生生公司10年专注于支持教育,做慈善、献爱心的发展历程,并就下个十年基金会和周生生(中国)上海分公司的爱心助学,进行了合作协议签约,开启了下一个十年爱心助学新征程。

3、军旅书画家进校园活动。基金会联合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黄浦区工作委员会、黄浦区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普教研究所等主办以“翰墨抒雅韵书香砺初心”等为主题的军旅书画家携墨香进校园活动,2024年走进格致初级中学、重庆北路小学2所学校,大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全民的国防意识,强化广大师生和学生的国防理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4、“爱心劳模学校”2023学年班顺利结业,2024学年班如期开展。对符合助学金申请要求的学生考进本科院校后,基金会为30位同学发放每人2000元的城隍庙“爱我黄浦助学金”,为这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迈入高等学府深造助力。

5、做好市区两级教书育人优秀园丁交流展示活动的推荐工作。经学校推荐、局领导小组综合评议、公示等程序,推荐市级教书育人优秀园丁共30人,区级教书育人优秀园丁共202人,在第39个教师节大会上进行表彰并奖励。市优秀园丁每人5000元,由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下拨15万元,我会配以戴森公司捐赠的价值5928元人民币的电子产品奖励;区优秀园丁每人3000元,由我会提供60.6万元人民币予以奖励。

6、39个教师节系列慰问活动。在庆祝全国第39个教师节期间,为近70家教育单位263名教师,发放每人500元的从教30周年慰问,共计13.15万元。为2家特殊教育单位4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10周年教师,发放每人1500元奖金,共计6000元。完成对退休劳模、退休特级教师、退休机关干部、基金会退休老领导等走访慰问。

7、完成各类奖(助)学金发放。对2024年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2位学生颁发“生生不息”奖学金每人5000元、作出重大贡献的2位校长奖励30000元、3位教师奖励15000元;颁发2023学年“生生不息助学金”,为49名学生发放每人4000元、共计19.6万元。颁发新大一学生“沈显珩育才”奖学金,为10名高三毕业生发放每人3000元、共计3万元。

2024年4月上海城隍庙捐资我基金会成立“上海城隍庙教育基金”,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为该基金揭牌。设立“城隍庙奖助学金”公益项目,用于资助黄浦区公办学校中2024年7月毕业、品学兼优但因各种原因导致家境困难的初三学生,考入本区示范性实验性高中或完中毕业生升入本学校高中的,一次性发放每人2000元的奖学金,并对这部分受助学生持续资助其高中阶段学费和公立大学本科阶段学费支出直至其完成大学学业,踏上工作岗位。经过黄浦区各初中校遴选出43名符合条件的学生,每人2000元奖学金,计8.6 万元,并为这43名同学全额支付高一第一学年学费计12万元;对黄浦区区域学校中,2023学年公安英模子女1名,发放5000元城隍庙助学金。

8、做好援外项目。2024年暑期,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史国明带队,黄浦区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曹跟林、黄浦区教育学会会长卢起升、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共同前往巴彦淖尔市,参加了巴彦淖尔市初高中校长课程领导力研修班暨沪蒙两地教学交流研讨会。曹跟林理事长作《现代学校管理案例—校长角色》专题讲座,卢起升会长作《基于“双新”的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马园根校长作《精益管理 讲求效益—“双新”背景下的课程管理》专题讲座,提升了巴市教师们对“双新”背景下课堂实践水平。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黄浦区教育基金会向巴彦淖尔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赠价值 7.2 万余元的书籍。10月10日,我基金会接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教育代表团参观考察,并接待安排4位校长在我区大境中学、中山学校开展为期一月的跟岗研修学习。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架起了双方互促互进、互鉴共赢的桥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凝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助力沪蒙两地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四、坚持以评促建,提升管理水平“新台阶”

1、成功晋升为“4A级社会组织”。基金会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理念,将基金会等级评估工作作为基金会内部治理体系完善的实践优化,不断强化内部治理、制度建设,规范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夯实发展根基,形成了更加规范、透明、高效、具有公信力的体系,基金会公益绩效与社会价值得到显著提升。7月30日,本会迎接上海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对照基金会评估要求,认真总结基金会基础建设与内部治理、公益绩效、公开透明与诚信建设等方面工作,特别是党建引领,发挥基金会政治核心作用,扎实做好自评报告、档案资料等相关准备工作。评估专家对基金会的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运行给予了充分肯定。评估组认为,黄浦区教育基金会汇报重点突出、档案准备充分、规章制度健全、业务开展有特色,但同时也在重大事项报备、监事会作用发挥、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特色贡献等方面指出了不足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12月,经上海市民政局公示,黄浦区教育基金会通过评估,成功晋升为“4A级社会组织”。

2、贯彻落实理事会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基金会理事会议制度,年内先后召开第五届第十次和十一次理事会,为基金会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十次理事会定方向、定计划、定预算,十一次理事会总结今年上半年、谋划下半年,对迎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等作出重点部署。基金会志愿者服务队荣获黄浦区志愿者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扎实做好公益项目负责人座谈会会务工作,积极参加教育局、民政局开展的公益项目相关业务培训工作。启用“黄浦区教育基金会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公益项目管理模块”,开展项目实施全程管理,提高公益项目操作方式的便捷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完成举办“教书育人”优秀园丁交流展示活动所需经费申请等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完成大同中学、大同初级中学、上师大卢实小、格致中学、格致初级中学等6家单位公益项目的跟踪评价工作。

3、贯彻落实黄浦区教育局的要求,加强与双拥基金会、兄弟区教育基金会、区教育学会等组织的联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开展业务交流,提升基金会综合影响力。5月13日,参加区双拥基金会组织的赴福建平潭慰问导弹部队的红色之旅活动;9月7日,参加“慈善,温暖一座城”为主题的2024“上海慈善周”活动,正式发布“2024黄浦慈善生活地图” 黄浦区教育基金会作为相关点位也在其中。9月8日,联合上海健康生活促进会等举办“医教融合服务共享”公益性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为医生的子女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教育支持,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9月29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黄浦区青少年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同学们参观潜艇国防教育基地和书画现场创作作品; 9月30日参加黄浦区“红色露天博物馆”品牌推介会暨“红色露天博物馆·红色故事用心说”宣讲大赛展示活动11月6日,参加黄浦区教育学会主办的“AI未来说,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校长论坛”等近10余项活动。

4、支持黄浦区教育基金会举办的2所民办学校的发展。一是重视学校发展,形成工作机制。基金会领导和名师团队每学期深入两所学校走访调研了解和指导学校在双新推进、综改、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2024年五届基金会第十次会议上,2位校长向全体理事监事汇报学校本学年工作情况,听取理事监事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财务状况在基金会审计报告中披露。二是实施公益项目,助力学校发展。在上海银行和城隍庙的支持下,在2所学校设立奖教金激励教师发展、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成长,学校紧紧围绕教育综改、“十四五规划”,结合学校特色明确奖项的导向性,立达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成果奖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明珠中学:博雅优秀师生奖励金,把每一笔公益善款都力求用对用准用好。   

2024年5月,我基金会代表参加了由市教委民办教育处召开的座谈会,汇报了我基金会举办民办学校的工作情况,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其他区教育基金会同仁的肯定。2024年12月,2所学校接受了黄浦区教育评估事务所,2024年黄浦区民办学校年度检查评估,总体情况良好。2所学校办学方向正确、发展目标明确,都形成各自的特色并不断发展完善,在区域教育中占重要的一席之地,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效益。

5、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年度财务审计、年度检查、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管理等工作,自觉接受理事、监事、捐赠单位(个人)和社会的监督,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了基金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基金会运行公开、公正、透明,提升了基金会诚信度和社会公信力。

教育是国之根本,党之重任。下一步,基金会将教育公益事业作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认真对待,始终站在立足师生、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认真研究基金会工作的新特点,坚持创新突破,促进管理规范,着力提高效能,扩大基金增长、增强服务实效、创新公益品牌、规范运作管理、提升社会影响,在教育公益实践中担当新使命,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展示新作用,奋力开创教育公益事业发展新局面,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公益新篇章。

 

                                      黄浦区教育基金会

                                      2024年12月31日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