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教育基金会

(经20230131日第五届理事会第7次会议审议并举手表决)

2023年是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上海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为准则,坚持稳中求进、科学规范、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开展实施“教育实事”、“奖教助教”、“奖学助学“三大公益项目活动,加快推进教育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黄浦区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一、    突出党建领航,推进基金会优质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基金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总结的“六个必须坚持”,持续加强基金会业务能力和党建水平,健全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组织党员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六中全会讲话、《民法典》、《上海市慈善条例》等,借助“党员微信群”“学习强国”“先锋上海”等平台,用好指尖上的“学习资源”,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坚守政治底色、体现时代特色、彰显公益本色。发挥教育基金会自身优势,探索并实践“党建+慈善”模式,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特色专项公益活动,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守正创新,保持教育基金稳定增长

党的二十大强调共同富裕,完善分配机制,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基金会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挖掘捐赠者资源,通过承接政府服务项目、走访捐资单位、公开募捐方式等,拓宽资金来源,提高基金会筹资能力。一是争取和扩大更多冠名基金,不断拓宽募捐渠道。二是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支持,动员社会爱心企业、个人捐赠。三是依法稳妥投资。严格按照民政部《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我会有关投资管理规定投资,防范资金安全风险,稳妥理财,规范决策程序,坚持事前调查、事中追踪、事后分析的原则,依法依规稳妥开展保值增值投资活动。严格执行投资程序,加强资金回收清理风险确保基金安全保值增值,不断积累形成更大规模的基金基础。

三、突出依法办会,提升基金会公信力

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相关制度,坚持政事分开,依法履行职责。独立财务管理,决策程序依法,工作公开透明,做到资金按制度管理,开支按制度办事,项目活动按制度、按标准、按要求组织。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制定教育基金使用手册和捐赠指南,做好基金会立改废制度,制度装订成册。规范基金会项目运作,确保基金会工作依法合规。严格执行年度预算,坚持量入为出,专款专用,每笔资金使用坚持集体研究、逐级签批;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各种账目做到日清月结,及时上报;档案清楚完备、专人管理。

四、突出重点项目实施,服务教育民生

二十大报告指出:明确指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作为教育基金会,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不忘公益初心,着力共同富裕,聚焦教育发展目标、聚焦教育综改重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一是设立公开招投标公益项目。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尚未设立基金会定向项目的学校可以提出立项申请,基金会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经审批后予以立项。建立申报机制,加强申报、评价、实施全过程监督。二是扎实推进落实2023年新增项目:积极做好每年100万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项目,为黄浦教育优出人才、快出人才助力;积极做好新增绿叶贡献奖和业余大学、光明中学、五爱中学等奖教项目。三是细化项目设置,在三大类项目基础上,再按学段细分,贴近学校管理和特色发展,项目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

五、突出内部规范建设,增强基金会活力

围绕教育实事中的教育集团奖励、教育改革奖励两个公益项目,加强调研,并作为2023年重大项目进行跟踪评价,提高项目达成度和效益。制定基金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规划。分期安排基金会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和参加慈善理论及项目实施培训,提高基金会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打造一流基金会工作团队夯实基础。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要,精心打造教育基金会网站和公众号,加大信息公开和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数据、信息等归集和运用效果,打造专业、高效、透明的网上基金会工作和信息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作格局。

六、突出信息公开,助力基金会评级工作

加强信息公开,规范文书档案管理,为3年后开展评级工作奠定基础。一是实行年报公示制度。如实完整填报基本情况、内部制度、财务会计报告、接受监督管理、党建等事项,重点披露人、财、物等重大事项,按时在《中国慈善》网上公示年报信息,通过年报制度及时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二是突出信息公开重点。主动向理事公开年度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以及有必要公开的其他信息,向社会公开登记事项、章程、组织机构、接受捐赠等信息。严格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公益活动和募集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公益资助项目的申请、评审程序,以及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审计报告等信息。三是加强文书档案管理。基金会文件实行“双套制”归档,即纸质文件归档时,应同时归档其对应的电子文件(包括扫描件),保证文书档案完好保存、有效利用,实现文书档案管理规范化。

七、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在学校教育管理、依法规范办学、助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增设基金会专职领导分管民办学校工作,聘请专家团队,对基金会举办的两所民办学校加强指导,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强调共同富裕,公益慈善事业迎来大发展契机,基金会作为公益慈善主力军,要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积极弘扬现代公益慈善理念,营造公益慈善良好氛围,努力让公益慈善成为社会新时尚和城市软实力。站在新征程新起点,黄浦区教育基金会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以及第五届理事会的带领下,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紧跟公益事业发展的步伐,紧跟教育战略规划的步伐,不忘初心、持续前行,汇聚起推动教育公益事业的磅礴力量,为黄浦打造教育改革引领区、教育创新先行区、教育发展精品区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

                                    20231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