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教育基金会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06 来源:教育基金会

(经五届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本会换届之年。我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公益导向,自觉融入大局,按照“规范、透明、效益、安全、服务”的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基金会工作的新特点,在党建引领、募集善款、项目实施、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形成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领域。按照4A级社会组织要求坚持平衡预算,做好相关工作,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为“十四五”收好尾、“十五五”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做好“融合”文章,推动党建与业务深融互促

1、聚焦“凝心铸魂”,抓牢思想深度融合。组织落实党建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支部集中学、党员干部主动学,党员同志自觉学,引导党员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经常性教育,通过党课学习、警示教育,持续强化党性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党内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服从服务教育改革大局中明确方位、在基金会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确保所有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不掉队,工作开展有方向。

2、聚焦“载体创新”,抓好载体深度融合。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基金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建+公益”模式,积极搭建公益平台,加强与教育系统、街道和爱心企业的合作共建,发挥联动优势,在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等方面进行联合,以党建引领基金会大力参与市、区公益慈善活动。

二、做好“筹资”文章,做大做强教育基金

1、夯实捐赠基础。围绕“做大朋友圈、扩大影响力、提升首位度”主线,紧跟政策,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加强与爱心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的联系与交流,巩固已有捐赠,做好项目运行工作反馈,主动接受捐赠人监督,打牢捐赠工作基础。

2、深化公益项目运作。认真总结项目实施经验,围绕我区打造教育改革引领区、教育创新先行区、教育发展精品区目标,做好捐赠方与受助方的桥梁工作,加强资源链接能力,精准推送捐赠项目,促成有效捐赠。

3、优化筹资模式。积极探索“金融+公益”模式,加强与上海银行、信银理财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稳步做好投资增值工作,实现基金的安全保值增值和收益最大化。严格控制管理成本,科学预算,精细实施。

三、做好“服务”文章,打造公益项目特色品牌

按照4A级社会组织要求,坚持平衡预算原则,突出重点,围绕落实教育中心工作,开展相应的教育实事、奖教、奖学助学等项目。

1、凝聚爱心力量,搭建公益“大舞台”。按照《慈善法》要求,继续做好项目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合理安排公益项目计划,整合爱心资源,开展面向区属内外的各类公益项目,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聚焦立德树人,讲好黄浦教育“暖故事”。扎实做好2025年度“生生不息爱心助学基金”、“沈显珩奖学金”、“城隍庙教育基金”、信银理财“温暖童行”等各类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的发放工作,举办灵活多样的发放形式,以彰显教育公益项目的教育公益属性。

3、打造品牌矩阵,共绘公益“同心圆”。扎实培育春风送暖教育咨询公益活动、军旅书画家进校园、爱心劳模学校等品牌项目,继续开展沪滇、沪青、沪蒙等合作援外项目,增强基金会的活动层次和工作内涵。

四、做好“治理”文章,强化自身建设 

1、强化制度建设。严格执行理事大会决策、理事长办公会落实、基金会秘书处执行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好第五届理事会2025年换届工作,发挥好理事会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以评促建、以评促强,根据2024年评估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逐条梳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全力抓好整改落实。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系统推进建章立制,补齐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持续提升基金会治理和服务能力。按时年审年报,完成基金会2024年度的财务审计和年检年报工作。

2、强化专业化建设。结合实际发展需要,适时聘任基金会咨询专家和投资理财顾问,不断充实基金会爱心工作者队伍。有选择性地聘任教育界、企业界相关人士担任基金会爱心项目代表、爱心大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公益事业中来。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项目跟踪评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强化数字化建设。适应数字时代变化,发挥好官网官微捐款渠道作用。做好信息公开和发布工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提升基金会公信力,在2024年中基透明FTI指数52分的基础上,争取达到70分以上。

4、持续发挥基金会举办2所民办学校和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作用。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沪教委民{2022}8号文)《关于加强区教育基金会建设促进民办学校发展的通知》精神,履职尽责,加强民办学校建设。学习了解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厘清区教育基金会办学与学校运营之间的关系,引导民办学校把准办学方向和守牢办学底线,促进民办学校发展。关注民办学校的办学与发展,制定相关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五、做好“宣传”文章,提升基金会影响力

1、官网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基金会网站平台,及时做好信息的公示工作。借鉴优秀基金会网站建设经验,及时做好信息的采集、发布,对基金会工作及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宣传捐赠单位、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典型事迹和爱心捐赠故事,提升全社会对基金会工作的认同感。

2、新媒体宣传平台。做好基金会微信公众服务号维护运营,开设基金会简介、项目介绍、公益资讯、沟通联系等板块,积极撰稿,提升基金会对外宣传能力。

3、融媒体宣传平台。关注外部新闻媒体联系渠道。开展重大捐赠活动、基金会特色亮点活动等,依托上海黄浦、黄浦报等本地融媒体平台,争取得到市级媒体的支持,宣传活动开展盛况,传播爱心善举,弘扬教育公益正能量,不断扩大基金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基金会是构筑这一基石的重要补充。我会将秉持“服务教育,关爱师生”工作宗旨,全力践行现代公益慈善理念,不断树立基金会品牌公信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筹资能力,为黄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基金会

2025年1月13日

 

分享到:
相关信息